|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非虛構寫作大賽作品展播④ 手握竹笛,“追光者”抖音主播譚偉海穿破永恒黑暗
日期: 2022年12月26日    


剛剛吹的是《賽馬》,冬天音可能會偏低一點,你要在屋裡吹……這是譚偉海直播間的場景。譚偉海的直播間裝修并不豪華,一張桌子,兩張椅子,手中一支竹笛,面前是一個麥克風,背後是擺放竹笛的架子,就這樣譚偉海帶着墨鏡坐在桌前,對着大家吹奏笛蕭。

對于殘疾人士人們往往是同情而感到可憐的,但現在的譚偉海通過竹笛生活安定,家庭美滿。竹笛是譚偉海的第二生命,也是照亮他黑暗生活的光,實現了他的音樂夢想,助他站上殘奧會舞台。得益于網絡的發達我有幸與他交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視障人士譚偉海手握竹笛走向成功的故事。

 

“喜提”一百五十萬粉絲

今年34歲的譚偉海是一名盲人,也是擁有一百五十萬粉絲的抖音主播,疫情爆發後他主要通過直播和流量變現獲得經濟收益,目前所得足夠自給自足。對于譚偉海而言,在抖音上進行直播,為喜歡他的人們吹奏他喜歡的樂器是一件令他特别滿足的事情。

相比其他直播間内的主播大多光鮮亮麗,坐在精緻裝點過的房間内妝容精緻妙語連珠,譚偉海的直播間略顯安靜,沒有背景音,也沒有其餘嘈雜的聲音,一般隻有與助手的對答聲和蕩滌的竹笛聲在房間回蕩。

“笛子是我的專業我的追求,實際上對于我來說也是福報,大家喜歡聽我吹笛子,那我感覺我的價值得到了體現,是比較舒服和開心的,而且還能獲得收益,為我和我的家人帶來比較穩定的生活”,眼前雖然黑暗,但他的心如明鏡,在直播間他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表達自己的觀點,體現自己的價值。

名為《滄海一聲笑》的曲子是他最受歡迎的笛曲,20194月偶然之下他找到了這首歌,随後錄了一段與以往一樣上傳到抖音上。随着軟件提示音不斷響起,譚偉海才知道自己這段視頻火了。曲子改編自1990年許冠傑主演電影《笑傲江湖》的主題曲,開頭笛音忽然出現,尖利異常内含肅殺之氣,似箭弩拔張有殺手埋伏左右,随時取人性命。之後笛音随伴奏進入正題,曲中蘊含着江湖氣,透露着一股濃濃的中國俠士逍遙風。

曲子的前兩聲用到了吐音和尺八上的煞氣兩種技法,譚偉海試圖通過這些技法表現出生活未知,一片黑暗四處荊棘的感覺。“表現了我當時的一個心情,就是有些不知道對生活怎麼辦。因為一九年,我在雙方家人的支持下又買房又結婚,然後就感覺自己壓力比較大。”視頻發出後,由原來的一兩萬粉絲迅速漲粉近五十萬,這首曲子成了穿透譚偉海無邊黑暗的一束光,如今譚偉海再提起這首歌時語氣輕快。

譚偉海并非畢業後就進入主播這一行業,他曾站上過殘奧會的開閉幕式、廣州殘亞運會閉幕式,也站上過林肯藝術中心,但站上過高級舞台的他在下了舞台後反而感到失落。“雖然舞台很璀璨,但大家好像都不懂音樂,或者都不喜歡音樂,站在舞台上的是誰都并無所謂,我也好像隻是一個符号而已。”

舞台燈光璀璨,但在譚偉海的眼中卻隻有黑暗。“想演奏給喜歡的人聽”,意識到這一點後,譚偉海開始尋找喜歡竹笛熱愛音樂的同類,他注冊了抖音,開始時不時的在上面分享相關内容。受到疫情的影響演出減少,譚偉海開始全心經營抖音,通過不定時上傳短視頻,每天定時直播,高質量的演奏水平,他帶着竹笛找到了自己的光,擁有了一百五十萬“知音”。

 

找到“第二生命”——竹笛

從生理方面而言,吹奏竹笛帶給了譚偉海新生,竹笛是他的第二生命。他坦言小時候身體不好,每到秋天便經常感冒,哮喘、氣管炎隔幾天就犯一次。“也不是人家講的,(竹笛)确實就是我第二生命。我記得打針最多的一個月打了六十針,最後醫生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打了。但是從吹了笛子之後,我的身體就慢慢變好了,氣管炎哮喘慢慢的不犯了。

從生活層面而言,竹笛也帶給了譚偉海“第二生命”,一支竹笛兩邊挑,同時挑起了他的音樂理想和現實生活。自幼失明的他無法視物,難以融入同齡人,“孤獨”是他的關鍵詞。在他黑暗的世界裡,村裡老人們的歌聲與演奏樂器的聲音帶給他慰藉,讓他對于演奏樂器産生興趣,從老人們的音樂中他聽到了自己的未來,因此打記事起演奏樂器就是譚偉海的夢想。

年紀稍長他入讀了揚州市特殊教育學校,一開始接觸過很多樂器,如小号、長笛、薩克斯黑管等。“最後還是選擇了竹笛,一是因為家裡經濟不好,但竹笛便宜,當年一支隻要八塊五。二是因為竹笛聲音悅耳動聽,讓我很有把它吹好的沖動。”

萬事開頭難,譚偉海是個盲人,因而更難。“我剛開始學的時候不太行,包括曲譜也聽不出來。他剛開始就先唱一些簡單的曲子,然後讓我去吹。再後來他就不唱了,開始吹一句一句的吹,再後來他就一段一段的吹。再後來也不吹了,讓我自己去模仿那些老師演奏家的CD。”

在學校裡啟蒙老師華老師耐心的教導他,不斷的鼓勵他,教他各種指法,譚偉海對此特别感激。這讓看不見的他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飛指、揉音那些指法老師講得再詳細,對于盲人來說都還是比較抽象,因為我看不見。《鹧鸪飛》裡有一個模仿鹧鸪鳥飛走了的一個指法,我學了半天也不會。老師他也說不清楚,我得摸着他的這個手看他是怎麼動的。”

譚偉海慢慢成長,05年拿下殘疾人文藝彙演的一等獎,得知拿獎的他還激動地踩壞了老師的拖鞋。06年他進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獲得了許多演出機會,站上了高級舞台。19年他進入抖音,憑借竹笛獲得了人們的支持,經濟獨立,有了安定的生活。

 

盲人教學免費,竹笛之光薪火相傳

受到過去老師無私教授的影響,如今他堅持免費教學盲人學生。已經招收二十餘名盲人學生。同為視障人士的他對于盲人的不便感同身受,因而教得更合理而具有針對性。譚偉海會讓他們觸摸感受,了解竹笛應該如何發音,為他們制定特别但又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案,借助網絡平台跨越空間的距離進行遠程指導。

細心、耐心是譚偉海教導學生的堅持,在對盲人朋友的教學中,每一個步驟譚偉海都會講得特别細緻。“和正常人不一樣,對于盲人而言,找到吹孔吹響笛子已是難事第一節課一般是把笛子吹響笛子吹響它也不是那麼容易,不同于我們平時吹蠟燭,我就會跟他們講首先要找的孔在哪裡,比如以笛頭朝左舉例子,從左到右第一個孔就是吹孔。

擺脫生活的壓力在過去是譚偉海對自己的希望,如今成了譚偉海對盲人學生未來的希冀。他希望自己所教的盲人學生能夠早日掙上錢,靠自己的努力能夠早日擺脫生活的壓力,而不是受殘疾影響生活困難,隻能勉強存活于世。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幫助,更多的殘障人士敢于走到陽光之下,利用網絡平台展現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隻要我們心裡有追求,有想法,隻要多一些敢闖敢拼的勇氣,少一些推诿少一些害怕,其實想生活得比較好還是比較容易的。我覺得大家也都一樣,咱們一起加油。”

《夢》是譚偉海的原創作品,曲子描寫了一個盲人在夢裡孤獨不知所措的場景,但夢中的盲人沒有就此自甘堕落,通過去拼搏,去努力,最終讓自己成功。“從我自己來說,我是希望就是渴望能看見的。因為看不見,所以變成了夢。”譚偉海的《夢》成功融入了自己的經曆與情感,真摯動人。能看見依然是他一直的希望,竹笛代替了他的眼睛,讓他在黑暗世界裡獲得了許多“光”。

談及未來,譚偉海希望自己能将更多的真實情感帶到音樂中,在音樂上多一些原創,提升作品蘊含的内涵,把自己真實的生活經曆帶到音樂作品中,好的藝術作品需要真實情感的注入,這是作品的“靈魂”。同時他希望家人與視障人士能順利平安的度過此生。

蕩滌竹笛聲破空而來,點亮了視障人士譚偉海的黑暗世界。但竹笛之光薪火相傳,傳至譚偉海的學生心中,傳至其他視障人士處。抖音主播譚偉海的未來又将如何,他的成功故事未完待續……

 


作者:江炜婷

 

上一條:非虛構寫作大賽作品展播⑤ 小城記者 下一條:非虛構寫作大賽作品展播③ 來如微塵,去似夏花——傾聽百态職人的心聲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