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開拓學生國際視野,響應數字傳播學院開展的“華商行天下”暑期社會實踐的号召。7月15日,受黑龍江省廣告協會的邀請,趙安琪、張潇珑和王建權老師以及8名廣告學系學生一同前往哈爾濱龍采科技集團展開調研。本次活動以“華商行天下”為主題,通過實地參訪與深度交流,師生們深入了解了中俄邊境貿易、數字化營銷及區域廣告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龍采科技集團總裁李星翰的陪同下,師生們參觀了公司總部,詳細了解了企業在數字化營銷領域的創新實踐。李總分享了疫情背景下中小企業如何通過線上渠道轉型,重塑區域食品品牌的傳播路徑。李總強調,企業應始終圍繞消費者價值,深耕“東北特色”與“新平台傳播”的雙重路徑,為品牌發展注入新活力。

為了進一步俄羅斯商品在華推廣的現狀,師生們對龍采公司工作人員進行了訪談。工作人員指出,由于基礎設施限制,俄方電商産業發展相對滞後,但小紅書等平台卻成為“産品-社交-轉化”一體化的關鍵窗口。例如,把貝加爾湖的湖水搬運到中國,成為中俄合作的象征性商品。黑龍江邊境城市也積極吸引俄羅斯人員進行本土化推廣,借助平台和直播拓展銷售路徑。在抖音等平台上,原切牛肉等新興産品順應現代口味,逐步占據年輕消費市場。

随後廣告學系師生與龍采科技集團高管和黑龍江省廣協會代表進行了座談會。會議上趙安琪老師指出,由于中俄兩國市場差異巨大,我國邊境品牌多以中小企業居多,但東北部分企業依托資源優勢在電商賽道跑出加速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轉型潛力。龍采科技的李總也針對邊境電商企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轉型策略提供了行業視角,他指出黑龍江跨境電商的産品不僅僅是針對俄羅斯等周邊國家,通過KOL種草和直播電商的方式,在東南亞和北美市場的銷售也卓有成效。目前黑龍江省的跨境電商開始在大健康等新消費領域開始發力,但奶粉、魚油等保健品類仍面臨認知壁壘,需借助内容營銷和場景帶貨打開市場。

此次“華商行天下”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積累,更是一場視野的開拓。它讓書本理論在真實的産業土壤中生根發芽,使同學們對中俄貿易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邏輯、區域發展路徑以及數字時代的營銷變革有了具象而深刻的理解。張潇珑老師會議結束後總結道:“這次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典範,希望同學們能将所見所聞轉化為未來職業發展的助力。”未來,數字傳播學院将繼續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真實的行業土壤中探索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