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特征,努力呈現華僑華商在甯夏這片熱土的創業故事,大力推動嶺南與塞北的溝通交流,全面提升本院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視野,7月15日,由數字傳播學院院長張晉升教授帶隊的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甯夏銀川調研,深入了解智慧宮國際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如何傳播好中國聲音,助推中阿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調研甯夏智慧宮國際文化傳播集團如何傳播好中國聲音。學院甯夏站的暑期社會實踐團由10位師生代表組成,以“華商行天下——甯夏經濟文化數字化傳播路徑”為主題,将在一周時間内深入到銀川和中衛等城市調研。
甯夏是中國和阿拉伯地區國家經濟人文交流的橋頭堡。習近平總書記在甯夏考察時強調,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化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甯夏智慧宮國際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就是推動中阿文化交流的典型企業。
智慧宮的本意是中世紀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建立的綜合性學術機構,包括翻譯局、圖書館等。2011年,三位年輕人張時榮、馬永亮和埃及小夥艾哈邁德·賽義德發現了商機,很多阿拉伯地區的企業在中阿經貿論壇召開時急需有關資料,于是創辦了智慧宮。這家公司從承辦項目開始,進而翻譯圖書,對外輸出電視劇和電影等,業務越來越大。
該公司企宣部部長秦玥介紹,智慧宮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為使命,大力開展國際中文教育、圖書、影視、國際傳播業務,已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平台。如今,智慧宮在國内外設有13家子公司,業務遍布沙特、阿聯酋、埃及、卡塔爾等22個阿拉伯和8個中亞、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近年來,智慧宮多次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在該公司的産品展示大廳,一排排翻譯出版到阿拉伯地區圖書蔚為壯觀,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到“讀懂中國系列”,從四大名著到《三體》,從《山海情》到《中國機長》,創辦14年來,智慧宮譯制出版、版權輸出中阿文圖書1600種,影視動漫作品330部,語言種類涉及阿拉伯語、哈薩克語、波斯語、英語、俄語等10餘種語言。
為了幫助更多阿拉伯地區的中小學生學習中文,智慧宮從2018年開始研發國際中文教育系列教材和産品,2021上線“智慧學中文平台”,目前,國際中文教育稱為智慧宮的核心業務,覆蓋22個阿拉伯國家,累計學習人數突破100萬人次,中文教材被7個國家的200所學校引入,覆蓋學生近萬人。
這幾天,張時榮正在阿拉伯地區洽談業務。他剛剛獲得了最新的國家級表彰,中央統戰部等部委評選的第六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名單正在公示,張時榮名列其中,整個甯夏僅有三人入選。張時榮表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交流的橋梁,我們希望在文化傳播上不斷探索和創新,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
張晉升教授說,此次考察收獲頗豐,深刻感受到民營文化企業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圖書外譯和影視作品的輸出,再到建立國際中文教育線上線下産品體系,他們的創新探索對于開拓我們的國際傳播視野,積極投入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實踐有着重要啟發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