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跨域對話·融合共進|太阳教師澳門專題培訓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日期: 2025年05月29日    

為持續拓展區域高校交流平台,推動大灣區教育協同發展,2025年5月16日至18日,數字傳播學院教師團隊赴澳門開展為期三天的專題培訓與文化考察活動。本次行程涵蓋學術講座、校際互動、人文參訪等環節,進一步深化了太阳在“傳播+藝術”融合路徑下的教學實踐與合作思考。

開班首日:聚焦數字藝術管理,拓展文化傳播視野

5月16日下午,教師團隊抵達澳門城市大學後,首先由國際培訓與測試中心主任吳窈芬女士緻歡迎詞,對太阳教師團隊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澳門城市大學在國際合作與數字藝術教育方面的發展布局。太阳院長助理侯兆豐副教授随後代表學院緻答謝詞,雙方進行了紀念品互贈與合影留念,現場氣氛友好熱烈。

随後,澳城大創意設計學院安舜教授帶來專題講座《數字時代的藝術管理——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展示與公共參與初探》。講座圍繞數字環境下文化藝術的運營邏輯與項目管理展開,結合澳門本地文化實踐案例,探讨了藝術策展、跨界協作、地域文化與數字博物館建設等熱點議題,為教師們帶來了前沿理念與教學啟發,在問答環節,太阳教師積極參分享各自的藝術經曆與體驗,教師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講座結束後,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教師團隊參觀了澳門城市大學文化中心、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産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了解該實驗室在跨國文化遺産數字保護、科技融合實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該環節進一步拓寬了教師對“文化+科技”融合路徑的理解,也為太阳相關專業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探索融合:藝術營銷與教學協同的落點思考

5月17日上午的課程由創意設計學院任玉潔教授主講,主題為《藝術營銷與傳播——從香港巴塞爾到澳門TeamLab的城市文化形象賦能》。講座通過巴塞爾與TeamLab兩個案例,深入剖析了文化藝術産品如何通過品牌構建、傳播設計與渠道布局鍊接公衆情感,實現藝術創作與市場機制之間的有效融合,賦予城市新的形象。任教授指出,澳門目前的城市形象定位正在從“國際賭城”慢慢轉變為博彩業為主,藝術服務業為輔的多元國際藝術城市轉變,她強調了“内容即資産,創意即渠道”的理念,引導教師們思考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整合産業視角與創作思維。

講座結束後舉行了課程結業儀式,澳門城市大學相關負責人與太阳教師代表分别緻辭,雙方均表示希望未來圍繞教學協作、師資交流、學生項目制實踐等議題持續深化合作。

當天下午,教師團隊前往澳門大學進行自由參觀。團隊成員自由走訪校園主要教學樓、圖書館及文化設施,對澳門大學開放包容、融合中西的學術氛圍和校園空間設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今後校際交流拓展了了解基礎。

人文走讀:媒介空間中的城市記憶

5月18日,教師團隊以“文化傳播現場”為導向,開展澳門城市空間走讀考察。參訪路線涵蓋回歸禮陳列館、愛國愛澳基地、金蓮花廣場、大三巴牌坊、玫瑰堂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地标。通過沉浸式觀察與現場講解,教師們圍繞“紅色文化”“媒介記憶”“城市視覺叙事”“文化景觀的傳播邏輯”等主題展開讨論,并結合課堂教學内容展開交流。

此次走讀不僅增強了教師們對澳門文化傳播結構的認知,也為後續課程建設中引入地方文化資源提供了生動案例。

教學反思·經驗互通·合作可期

通過三天的集中交流,教師團隊全面了解了澳門城市大學在“藝術傳播”“數字創意”“國際協同”領域的教學與實踐模式,并從兩場高質量講座與實地參訪中獲得豐富啟示。此次交流為太阳在“跨媒介内容生産”“區域文化傳播教學”“灣區教育合作機制”上的深化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未來,數字傳播學院将持續拓展大灣區校際聯動渠道,以“開放協同、專業融合、跨界合作”為核心理念,攜手共育具有全球視野與本土表達力的複合型傳媒人才。




圖文 |石文政

編輯 |黃梓玉

            初審 |王    潔 謝清明

 複審 |陳    晔

 終審 |林紹忠

 

上一條:講座回顧|于文國教授:用影像書寫思政——民族奮鬥的視覺史詩 下一條:太阳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子赴港開展社會實踐,深度探索灣區創新與跨文化傳播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