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而她在着一年又一年的時光裡,用自己的熱愛書寫着自己的事業。
她,徐娜,一個在幼師的職業道路上走了10年的人。從一名新手“小白”成為一個幼兒園的構造者和發展者——園長。
十年時光裡,用自己的青春與拼搏,做着别人眼裡所謂的“職業保姆”,靠着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的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這其中每一段的細碎時光裡都藏着一份又一份微小的堅持與熱愛。
入職如同過關斬将
對于幼師行業而言,有這麼一句話“入職如同打怪探險”。意思就是:剛剛畢業的人去到幼兒園,就像是要面對一群“小怪物”的挑戰,而幼師就是探險的人。
徐娜結婚的早,自己也有孩子。她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十年前的一天,徐娜的丈夫說:“感覺你的教育方式很有自己的一套,而且你又喜歡小孩子,對小朋友也很有耐心,可以成為一名幼師呀”。聽到這個,徐娜開始思考:自己是畢業于教育專業院校,完全可以勝任幼師這個職業。不過,她并沒有馬上行動,而是仔細思考了能否權衡家庭和事業之後,才抱着試一試的态度去投遞了簡曆。僅僅經過一天的時間,她就被錄用了。
就這樣,徐娜開始了她的幼師之旅,她的心情有些激動,但卻沒有緊張與害怕。
她覺得自己是可以從容應對的。所謂的”小怪物“根本難不倒她。
但真正入職過後,徐娜對于這句話,的确也有着特殊的感觸。她形容她的入職過程,簡直就是”過關斬将“。她所入職的第一所幼兒園是一所偏系統化的幼兒園,對于新教師,會有一名具有一定工作經驗、資質較深的“老教師”帶教。徐娜喊自己的帶教老師為”師傅“,對她來說,喊師傅會給有一種親切中帶着點尊敬的感覺。盡管有老教師帶教,但還需要自己去學習各種新的知識,快速的接受新的知識。跟随師傅一周,從班級管理到幼兒習慣規範的養成,每一項都要仔細地去觀察去學習。在這一周的過程中,能夠學到一些隻有實際接觸過後才能懂的知識,對她來說是極大的幫助。有些經驗甚至一直延續到了10年後的今天。
徐娜覺得這個行業除了天賦與努力,還需要一定的運氣。帶教的老教師是否認真負責直接關系着最終培訓的成果。 “假如老師不想教你,你連孩子的坐墊放在哪個位置,什麼時候是你的班級去吃飯都不知道,根本就很難在一個幼兒園做下去”回想起那段時光,她很慶幸自己的師傅負責認真,會真誠地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看着教授自己的師傅,徐娜說感覺她也像是師傅班級上的”孩子“。結束了入職的階段,她開始了自己的奮鬥。從一開始隻是想找一份平衡家庭和事業的工作,但真正成為一名幼師後,她坦白說感覺自己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感受到了新的使命,盡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累得癱倒在桌子上,但她好像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她享受着這其中所帶來的快樂。
外界很多人都覺得幼師這個職業就像“職業保姆”,需要在學校照顧小朋友的方方面面,除了愛心還要有耐心。同時,工資待遇低,工作強度大這些詞都常常伴随着幼師。所以,很多的人都不願意去做幼兒園老師。在剛開始,做幼師的時候,徐娜也經曆了不被人理解的過程。身邊的同齡朋友也是做了老師,但是做的是中學老師。同齡人的對比之下以及外界對這個行業的偏見,她在和以前的同學讨論工作的時候,總會很難得到别人的理解。每每這個時候,她總會輕輕一笑:“我從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乎被人的看法,就沒辦法堅持自己喜歡的事了。别人的不理解更加讓我知道,這個事情需要有人去做。”幹一行、敬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句話,在别人聽來或許隻是一句口号,但在她身上,卻是一句格言。
在她看來,隻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把最大的熱情投入進去,快樂與幸福也會由此而來。
大手牽小手
徐娜回憶到之前遇到過一個每天上學都會哭的稀裡嘩啦的小男孩。徐娜注意到這一點之後,便開始留意這個孩子。發現小男孩其實是因為不喜歡分離的感覺,不喜歡孤獨。所以,徐娜為了幫助他克服這一點,每天都在門口去迎接他,親手在男孩奶奶的手裡接過他的小手,帶進幼兒園。
大手牽小手,一遍又一遍,對孩子來說就是莫大的幫助和鼓勵。10年來,徐娜牽了無數雙小手,她的愛與熱情融在了每一個的孩子的成長裡。
“幼兒教師,很輕松嘛,帶着小孩玩就好了。” 每當有人問起她的職業時,在得知她是幼師後,大家的反應總是如出一轍。
這個大家也包括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曾經也一直認為幼兒園老師是一份輕松快樂的工作。直到有一次,她的母親打電話說想女兒了想來看徐娜,順便看看她一天的工作。
那一天,徐娜的媽媽早早就到了幼兒園,透過玻璃窗戶,她看見女兒正在帶領小朋友們玩晨間遊戲,帶着她們做早操;看着她給孩子們上課,講故事;吃午飯的時候,看着她給年齡小的幼兒喂飯,一口一口,細心地仿佛眼前是她的親孩子一樣;到了午休,看着她哄着孩子們睡覺,一遍遍巡視,溫柔地給每一個小朋友蓋好被子;下午,又看到自己的女兒在給不小心把大小便弄到褲子的小朋友清洗更換;晚上放學,看着她耐心的跟家長們交流每一個幼兒在園一天的表現情況……
一天的工作結束,徐娜媽媽看着她:“這還是我那個在家一天到晚十指不沾陽春水嬌生慣養的女兒嗎?”那一天,她的母親徹底改變了以前對幼兒教育的認知。徐娜說,現在當她媽媽聽到别人說幼兒教師工作很輕松的時候,她會毫不猶豫反駁别人說:“不,幼兒教師從來都不是一個輕松的職業,那是一份平凡而偉大的職業。”
的确,幼兒教師的工作太平凡太瑣碎了,平凡瑣碎到微不足道。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徐娜在這個平凡而瑣碎的工作上堅持了整整十年?
她說,是愛。
是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聲聲稚嫩的呼喚。
被稚嫩的愛包圍
“老師早上好!”“老師我想你了!”
清晨,一聲聲甜甜的呼喚聲充斥着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
南方的冬天雖沒有北方的冰天雪地,但十二月廣州的風還是有些刺骨的。
“老師我今天好想你啊,我給你帶了我做的小手串。”這是徐娜上周在手工課上教孩子們做的小手鍊,琳琳回家後又做了一條,第二天在幼兒園門口見到迎接她們的老師,就送給了她。徐娜看着手心裡的小手串,覺得今天的陽光,好像比昨日暖和。
在我們采訪問到她,小朋友的哪些瞬間會讓你覺得很暖心呢?她扶了扶桌子,激動地說:“那太多了”
“你們能想象一個三十出頭的成年人,受了點小傷,都會有人來給你呼呼嗎?”徐娜笑着說,有一次,徐娜在班裡做手工時不小心被剪刀劃傷了手,留了一道小口子。有位小朋友看到了,主動拿起她的手,對她說,“老師,我看到你的手劃傷了,我要給你吹一吹,吹一吹就不疼了。”說罷,便學着平時徐娜的樣子,鼓起小嘴,對着傷口呼呼。孩子純真,可愛的行為又一次溫暖了徐娜的内心。
“還有一次,我感冒了,上完一節課,實在熬不住了,坐在椅子上迷糊了一陣兒,班裡的香香脫下自己的外套,披在我身上,她的衣服好小,披不住,香香就一遍一遍的往我身上套,直到把我吵醒。我覺得,這一刻,感冒好多了。”徐娜回憶道。
旁人的不解,工作的辛苦,都沒有成為她停下腳步的理由。徐娜說,“每天與孩子們相處,讓我感覺被愛包圍了。盡管工作很累很辛苦,但孩子們總是一次次感動我。”
小朋友稚嫩的愛,總是像冬日裡的暖陽,一次次溫暖,治愈了她的内心,堅定了她的選擇。
愛孩子,就要和孩子成為朋友。
愛是相互的。
教育者的角色,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園丁種花,本質是愛。這種愛的目的,是給予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一個安全、溫暖、自由的環境,使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徐娜跟我們說,雯雯是她印象比較深刻的小女孩。因為雯雯的父母都是在外地到廣州做生意的,平時忙着工作關注孩子時間少,為了圖方便節省梳頭發時間,還把雯雯的頭發剪成了闆寸。雯雯剛來的幼兒園的時候膽小不愛說話,經常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裡發呆。她發現後,每天都會抱抱雯雯,摸摸她的頭跟她聊天,每當徐娜在幫别的小女孩梳頭發時,雯雯都是一臉羨慕的表情。于是她們約定等雯雯的頭發稍微長一些,老師會送她漂亮的發繩,每天都幫她紮好看的小啾啾……終于,雯雯頭發長長了,紮着漂亮的小啾啾,變得愛笑了,喜歡上幼兒園,愛老師,還喜歡幫助小朋友呢!說到這裡,徐娜的臉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還會在手機日曆中把班裡每個孩子的生日都做上标注,在孩子生日當天,她都會帶領全班小朋友,給他唱生日歌,表演節目,送祝福語,簡單樸素的儀式卻讓人感覺很溫暖。
“我認為,愛孩子,就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徐娜對我們說,“每年的教師節都會收到曾經教過的孩子送來的祝福短信,有的孩子會回到幼兒園來看看她們的老師,每當這個時候我是那麼的欣慰和幸福。”
也許,幼兒老師最大的感動就是如此吧:班裡的孩子想着你,畢業的學生記着你……
幼兒園中的“起跑線”
當越來越多地聽見許多家長說“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時,作為孩子們除了家長外的第一位老師,徐娜也見證了這十年來家長們對教育的重視與焦慮。
十年前,許多家長認為僅是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便足夠了,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重視起了孩子的全方面培養,除了提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學習小學的内容外,還會給他們報名各種課外興趣班,讓他們學習舞蹈、美術、音樂等。幼小銜接班的孩子要學拼音以及20以内的加減、數量關系、比大小等,但其實很多孩子在幼兒園老師教學前就已經在補習班中學會了。即使是沒有提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的家長,在面對自己孩子跟不上幼兒園學習進度的情況下,也會向徐娜表示出自己的焦慮,并向她詢問解決方法。在這種環境中,徐娜表示,家長們對學習都有要求,工作中也多了一些困難。
“徐老師,我家孩子學習好像有點跟不上幼兒園的進度,我是不是應該給他報個補習班呀?”
“徐老師,别的小孩都會算乘法了,我家小孩算數能力還是很差,怎麼辦呀?”.......
類似的話語有很多,家長們的焦慮也都在與徐娜的聊天中體現了出來,與此同時帶來的還有家長們越來越多的擔憂與要求。雖然如此,徐娜還是會認真傾聽每位家長的心聲,盡力為他們想出解決方法,努力做到照顧好每一個孩子。
徐娜表示,好奇心、勇氣與責任感是她着重培養孩子的三個方面。
“隻有把他們全方面培養好了,才能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得更遠。起跑線并不能決定孩子們的一生。”在幼兒園中,她總是很重視孩子們的好奇心與責任感的培養。面對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問題,她總是耐心地傾聽、回答并贊揚他們的想象力;而在孩子們做錯事後,也總會和他們面對面,看着他們的眼睛溫柔地鼓勵他們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自覺承擔起責任。徐娜想教育出品學兼優的孩子,而不是隻會學習,缺乏好奇心與社會責任感的孩子。為了實現這個目标,在與家長溝通時,徐娜除了與他們交流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外,還會與家長交流孩子們在生活中的情況。
十年來,徐娜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困難,但她憑借着對這份職業的熱愛一直堅持到了現在。“我不在乎别人怎麼想。”她說,每次看到小朋友們對她展現出的信任與天真,她便似乎忘記了所有的困難與煩惱。
幼師這個職業可能不被大家看好,也很累。但是這個職業于徐娜而言,就有它獨特的魅力。
徐娜的愛,融在了孩子的成長裡,鑲在孩子的舉手投足上,嵌在孩子的一颦一笑之中。10年的幼師之路,她的煩惱與幸福都源自每一個相伴成長的孩子。
孩子的溫暖,自己的熱愛,都是她堅守行業10年的原因。
如果說有一種職業,源于喜愛,終于生命,那一定是幼師。因為心中有愛,徐娜才會選擇幼師
即使世界偶爾涼薄,内心也要繁花似錦。
作者:林心兒 陳芷晴 王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