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5屆新聞學專業畢業答辯會在勵志樓順利舉行。12個答辯組,36位答辯老師,共有342名畢業生帶着精心準備的畢業設計成果和畢業論文,向答辯組老師展示專業素養與創新思考,為大學學業畫上階段性圓滿句号。


今年新聞系的學生在畢業設計上把目光投向社會現實如 “茶香羅坑——鄉村振興的綠色樂章“安甯療護社工——黃志群》” 等選題,充分體現新聞學專業 “紮根中國大地,服務社會發展” 的導向。答辯過程中,同學們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回答準确、條理分明。面對老師們的犀利提問,他們沉着應對,展現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有的同學在回答問題時,還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案例分析,進一步深化了個人的觀點,赢得了老師們的陣陣贊許。

撰寫畢業論文的同學他們從選題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充分展示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入的思考能力。選題涵蓋了新聞傳播領域的多個熱點話題,從傳統媒體的轉型與創新,到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策略與影響, 每一個選題都緊跟時代步伐,體現了新聞學子對行業發展的敏銳洞察和深刻理解。

答辯組老師由學院資深教授與行業專家組成,他們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針對畢業設計内容張晉升院長提出針對性問題:“短視頻的時代,紀錄片的生命力怎麼呈現?如何去突破與創新?要盡一切可能體現視覺的美感,給觀衆美感的體驗,可以有視覺化的表達;合理使用空鏡頭與環境音,減少純訪談畫面的單調感。

王健副院長在點評畢業設計中說:“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是兩個不同的模闆,文獻綜述應該是對研究涉及的所有文獻進行歸納總結,從中提煉出設計内容,一定要符合畢業設計說明書的規範要求”




随着答辯會落下帷幕,2025屆畢業生們即将告别校園,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願他們帶着在新聞學專業學到的思辨能力與人文情懷,在傳媒行業或其他領域勇闖新路,用文字記錄時代變遷,用鏡頭見證社會進步,成為有思想、有溫度、有擔當的新聞工作者。希望同學們永遠保持求知欲與好奇心,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