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經過五年多快速、堅實的發展,目前已是省級特色專業、校級一流和特色專業、校級課程思政試點專業建設點。但要真正将其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特色專業還需要全體網新人繼續大膽探索,敢于創新,砥砺前行。2023年2月28日(周二)下午2點30,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網絡與新媒體系新學期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人文學部會議室舉行,出席會議的有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院長趙維江、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王健以及網絡與新媒體系全體專任教師,大會由網絡與新媒體系執行主任張志榮主持。
網新系新學期工作會議現場
總結去年 謀劃今年
會議伊始,張志榮主任主持了一個簡單而熱烈的歡迎儀式,歡迎黃少華教授加入網新大家庭。接下來,張主任梳理了2022年取得的主要成績:1、科研項目有新突破。尤其是黃少華教授主持的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科研能力提升項目《青少年網絡遊戲成瘾及循證幹預研究》獲得立項。2、課程建設有新進展。新媒體概論、社會學基礎、短視頻制作、新媒體運營、新媒體寫作、網絡直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等課程正在逐步展開,并初現成果。3、教學改革有新亮點。陳律言老師撰寫的《關于打造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學生數字化資産的若幹意見》引起學院領導的高度關注,并準備進行試點。接着,張主任布置了新學期的主要工作:調整與優化系管理團隊、建立與完善系基本制度、推進在研項目與申報新項目、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成2023屆畢業設計、改革課程組(群)、組織學生參加專業大賽、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著作等。
張志榮主任總結與布置工作
肯定成績 反思不足
接下來,老師們自由發言,暢所欲言。大家在肯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根據自己的觀察、理解與思考,指出了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到九個方面:1、專業精準定位與對标建設;2、理論課與實踐課間的均衡;3、課程群改革試點方案的制定、落地與推廣;4、實施“大學四年持續運營賬号”工程,納入畢業設計範疇,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資産;5、緊盯業界發展,更新教學内容,适應市場需求,提高就業比例;6、學術交流與業界鍛煉;7、課程設置兼顧考研需要,舉辦考研輔導;8、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說明書)的撰寫與格式規範,舉辦科技論文寫作講座;9、鼓勵學生多閱讀專業經典。
網新系教師交流發言
緊接着,黃少華教授談了自己的感想,尤其是針對大家關心的專業定位、畢業設計、職稱評定、理論與實踐内容有機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
黃少華教授發言
主管教學的王健副院長結合大家的發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贊成将學生們賬号運營納入畢業設計,但要提前做好規劃,形成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并到學校教務處進行備案。二是支持課程群探索與改革,但要精心組織,形成方案,并有老師牽頭負責。
王健副院長點評
從1到2 揚帆遠航
趙維江院長做全面總結。首先趙院長簡要回顧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五年多的發展曆程,實現了從0到1的轉變,目前正邁步在從1到2的跨越征程中。他深情地說,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他到華商學院工作以來,一手申報與建設,見證與看着長大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管是學生量,還是教師質上,都有了一個很大的跨越。當然,我們現在還不夠強,正行進在變強的路上,革命尚未成功,還需要老師們繼續努力。緊接着,趙院長談了自己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性質的認識:屬于典型的交叉型、邊緣型學科,甚至可以說是新聞傳播學其他專業的“孵化”基地。最後,趙院長也對老師們提出了五點要求:一要順應學科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緊跟學科前沿,瞄準人才市場,強化創新意識,辦出專業特色。二要認清專業屬性。實現專業的融合,學科的交叉,文理的越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交叉、邊緣的特性,就需要我們不斷拓展知識邊界,尤其要加強社會學和傳播學、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文學與藝術三個方面的學養。三要關注産教融合。這就需要我們既要重視理論、邏輯、方法和思維的講授,也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現在正在探索的“數字資産”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與探索。四要突破科研瓶頸。有譚天、郭玉錦、黃少華三位大咖的加持,加上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科研一定能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達到新高度。五要大膽教學改革。在教材建設、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組(群)等方面全面發力,不斷創新,真正辦出我們的專業特色。

趙維江院長總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在前進的道路上雖然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但隻要我們堅持信心,大未來一定可期!
圖文丨李易陽 秦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