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讓詞回歸本意——“星空”讀書會之《疾病的隐喻》
日期: 2022年06月25日    

本網訊:“人們常說世界上除了生與死,其他都是小事。但是面對大事時好像沒有人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想,我們的生命中缺失了一些這樣的教育,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書本、他人的經曆去獲得這些知識。”

2022617日晚1820分,在王潔老師的組織下,第十二期“星空”讀書會在啟智樓502如期舉行。本期讀書會參與師生共計12人,領讀老師為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新聞系專任教師陳嘉玲老師,共讀書籍為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所寫的《疾病的隐喻》。

 

微信圖片_20220621082437

(圖為本期“星空”讀書會現場)

 

首先,陳嘉玲老師向大家講述選擇這本書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它與新聞專業密切相關,另一方面這本書也與每個人的生命曆程有關。這本書的目的在于讓我們抛開隐喻看疾病本身,“隐喻”一詞與符号學相關,而自身經曆與書本間的聯系,也使這本書對于老師來說更有意義。在作者桑塔格的那個年代,疾病的隐喻已然有了豐富的含義,到了現在,它是不是還這樣,又有什麼新的含義?在本期“星空”讀書會中,大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讨。

随後,老師與同學們輪流分享了自身經曆。疾病并非僅屬于醫學範疇的問題,在修辭層面上,它還深刻影響着我們的倫理生活。疾病影響的不僅是個人,不止對個人産生痛苦,一場疾病還可能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從書中找到為什麼會害怕生病、死亡,害怕的是什麼,或許能幫助人們在對待疾病時抛棄疾病從本身更客觀的看待問題。

 

微信圖片_20220621082713

(圖為陳嘉玲老師發表意見)

 

在讨論中,有同學對書中的觀點提出質疑,她認為隐喻是思考的結果,隻關注疾病的客觀屬性是不現實的,在關注疾病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未來對人類的影響,完全抛開隐喻隻關注疾病本身的觀點是錯誤的。疾病的隐喻産生于人們對死亡的恐懼,這一恐懼催生了疾病的意義。盡管科學的發展,一些疾病逐漸解開神秘面紗,這些疾病的隐喻逐漸不被人提起,但仍會有新的疾病出現,頂替過往疾病表達此類隐喻的情況。由此陳嘉玲老師帶出“隐喻”在現實生活中有着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隐喻與事物是共生的,書中抛開隐喻看事物的預設難以實現。

因疾病被歧視的問題十分常見,在讨論中同學提出,患者不僅要承受來自于病魔的摧殘,還需要面對這樣的精神壓力,患者本身是沒有錯誤的,患病者不應被區别對待。陳嘉玲老師提出,擁抱對于艾滋病患者來說是奢侈而不是常态。艾滋病作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因其特殊的傳播途徑,被視為是堕落的、不道德的,進而形成了社會偏見與歧視,高校内甚至出現了名為“擁抱艾滋病患者”的講座,擁抱艾滋病患者似乎是需要被鼓勵的。

 

微信圖片_20220621082721

(圖為師生雙方積極讨論)

 

疾病被浪漫化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熱烈探讨,在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學生群體中抑郁症似乎成為潮流,在書中結核病成為了浪漫的象征,在生活中自閉症患者有時被人們誇贊智商高,患上這些疾病仿佛成為了值得炫耀的事。“患病”成為潮流,或許是因為人們沒能正确的理解這些疾病。陳嘉玲老師提出,随意調侃自己得病,疾病本身的嚴重性容易被模糊,使人難以分辨哪些是真正的病人,導緻患者本身的痛苦難以被真正理解。

 

微信圖片_20220621082526

(圖為本期“星空”讀書會現場合照)

 

随後,大家談論到了關于新冠疫情的流調問題。在新冠疫情中,疾病的隐喻甚至能夠涉及到道德方面的問題。疫情期間,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傳播、保證每一位中國公民的生命财産安全,防止有意或是無意的新冠“毒王”随意傳播新冠病毒,一些“毒王”的行蹤軌迹會被公之于衆。雖然這一行為的初衷是為了保證人民的生命财産安全、防止新冠疫情的肆意擴散,但普通群衆往往會借行程軌迹對患者個人進行随意揣測,不論這樣的一些新冠“毒王”是否有意,肆意揣摩、杜撰“毒王”患者的遭遇和行為目的,對其進行瘋狂的口誅筆伐和網絡暴力,不僅侵犯個人隐私,還侮辱了患者的人格。大家讨論認為,為了“防疫”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标,不應忽視新冠患者個人的遭遇和犧牲,對其肆意辱罵網暴。

最後,陳嘉玲老師指出,我們應讓詞回歸本身,讓疾病表達原有的意思。隐喻是思考的結果,隻有思考才能解決問題。

學生記者:江炜婷

指導老師:陳嘉玲

上一條:2022華商·中手遊神繪杯設計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下一條:喜報!傳院與博沃廣告公司簽訂實習基地協議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