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講座回顧|文化傳播中詞人柳永的“變臉”
日期: 2022年06月15日    


本網訊:202269日晚上7時,學術講座“文化傳播中詞人柳永的‘變臉’”在四會校區6号樓203進行。受疫情影響,本次講座采取線上與線下共同進行的方式。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為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院長趙維江教授。

趙維江教授首先對柳永進行簡要介紹,并指出,講座題目中的“變臉”一詞是指在不同的文化傳播語境中柳永會呈現不同的面孔,他給世人展現了六副面孔。趙維江教授首先提到,柳永本名不叫“永”而叫“三變”,此命名是柳家希望他能在人生路上把握變易,通達無礙,但其實這一名字未能給他帶來好運。柳永仕途坎坷,曾自嘲:“我少年讀書,無所不窺,本求一舉成名,與朝家出力;因屢次不第,牢騷失意,變為詞人”,最終柳永将“三變”改名為“永”。

 

 

(圖為講座PPT

 

随後,趙教授在現場展示了一首曲子詞,據他所說,柳永的風流形象是被曲子詞的廣泛傳播所塑造的,世人在閱讀了曲子詞後對柳永産生了風流才子的印象,這與如今大衆傳播的媒介形式相似,歌場中的唱詞有了大衆傳播的意味。他指出,自從柳永出名後,他在世人中的形象就偏離了生活中本來的面目,傳播學概論中有類似觀點,受傳者所領會的意義并不等同于傳播者的意義,因此曲子詞的那些讀者聽衆通過柳永詞作所産生的印象與柳永本身的自我理想并不一緻。

無行文人,這是柳永展示給世人的第二張臉,但趙維江教授認為這張臉是當時的上流社會最留有妖魔化的結果,柳永在享受“明星化”殊榮的同時,也飽受了“妖魔化”的痛苦。百姓因柳永的詞對他進行追捧,将他奉為草根英雄,但代表着社會主流價值的士階層不能容忍柳永的放浪一直在“力抵”之,對柳永的詞都是“卑俗”、“淫豔”之類的負面批評,王若虛便曾以蘇詞的“雅趣”,斥柳詞為“纖豔淫媒”。

 

 

(圖為講座現場)

 

随後,趙維江教授又以主要寫柳永與謝天香的劇本為例,講述了金榜狀元的柳永。他指出這一劇本徹底颠覆了柳永的傳統形象,屢試不爽曆經磨難的柳永,在劇中成為了獨占花魁的狀元郎。在關漢卿的筆下,錢可責備柳永重色輕才“為一匪妓,往來數次”,但就全劇看來,柳永其實對“淺酌低唱”的喜歡應該更勝于“功名”。這是因為元代後的傳播情境與宋代大不相同,柳永作為象征符号與過去也不相同,科舉制的廢除導緻讀書人地位下降,讀書人“學而優則仕”不再可能。趙維江教授認為,關漢卿讓柳永成為狀元的設定,也包含着他自身理想的滿足,表達了對統治者廢除科舉制阻斷讀書人晉升的不滿。

在元末明初的《清平山堂》話本中,柳永的面孔變成了無賴色鬼。小說中的柳永非常不堪,當面羞辱,逼迫周月仙屈從于他,趙維江教授這樣說到。但根據實際記載,這小說中的情節與柳永的性格和實際情況并不相符,隻是說書人嘩衆取寵的噱頭。趙維江教授認為,人們嘩衆取寵與傳播學概論的使用與滿足理論有關,指通過分析受衆的媒介所接觸的動機以及接觸是否能夠滿足需求為标準,考察大衆傳播給人們帶來的心理與行為上的效用。

 

 

(圖為趙維江教授回答疑問)

 

除此之外,趙維江教授還從有情有義的柳永、本色詞宗的柳永來分析柳永,對柳永在曆代傳播情境下的各種面孔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說明柳永的“臉”确實能夠随着傳播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在最後的提問環節,趙維江教授對柳永的作用與《陳情表》中李密的作用是否相似這一問題做出了應答。他提到,在文化傳播中,具有象征意義的符号是多樣的,柳永不斷的變臉是當時社會的傳播情境所造成的,與當時的主流價值有關。李密作為孝的代表被作為榜樣,其實也已經脫離本身,成為了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文化符号。

 

學生記者:江炜婷

指導老師:邵澤宇

 

 

上一條:傳院16周查課情況通報 下一條:重大喜訊: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首個省級重大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