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頻發,這件事特别重要!
根據學校後勤保衛辦通報:2022年5月8日至2022年5月22日,我校共計發生詐騙警情5宗,其中會計學院1宗,管理學院1宗,文學院1宗,外國語學院1宗,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1宗。
從上面的通報來看,近期詐騙分子猖獗,據有關部門反映,本學期以來整個華商校區(包括校區内其他學校),師生被詐騙總計金額超過70萬,防騙形勢不容樂觀。
那麼面對五花八門詐騙,我們該怎麼預防呢?
一、要有高度的反詐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輕信花言巧語;對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輕信和盲從,遇人遇事,應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為對方說了什麼好話,許諾了什麼好處就輕信、盲從。
不能認為自己天然就是對詐騙“免疫”的,你應該明白,天下聰明人太多,你絕對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更何況現在的詐騙普遍是團夥作案,分工明确、責任到人,隐蔽性強、專業化程度高,即使我們保持高度警惕,也未必能夠完全避免受害,更何況在我們的校園裡,大教授、大博士等高知群體被騙的案例已屢見不鮮。
二、不要感情用事,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對于表面講“感情、哥們兒義氣”的詐騙分子(特别是遭受不幸的“落難者”、新認識的“朋友”、“老鄉”),若對你提出錢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覺走”而缺乏理智。
交友要謹慎,最基本的原則有兩條:一是擇其善者而從之。二是對于熟人或朋友介紹的人,要學會“聽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對于“初相識的朋友”,不要輕易“掏心窩子”,更不能言聽計從、受其擺布利用。
三、對過于主動自誇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過于熱情地希望“幫助”你解決因難的人,要特别注意。因為你面前的那個“能人”很可能是一個十足的詐騙分子,而且他正試圖取得你的信任,此時你的反應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此後是否上當受騙。
四、切忌貪小便宜。對飛來的“橫财”和“好處”,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許諾的利益,要深思和謹慎。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的,盡可能克服自我貪小便宜和對突然到來的“好處”的過多的追求。對于這些“橫财”和“好處”,最好的防範是三思而後行。
五、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服從校園管理,拒絕未經登記在案的外來人員進入宿舍,自覺遵守校紀校規,也有利于減少接觸到騙子,減少受騙的可能性。
那麼,如果我們不小心掉入了詐騙的陷阱,已經被騙了,該怎麼辦?
一、不要過多的懊惱、糾結,要學會原諒自己。大多數人被騙後更多是責備自己,認為若不是自己的愚蠢和疏忽,又怎麼會上當受騙。其實,一個人上當受騙,往往與智商的關系不大。詐騙者騙術層出不窮,都是善于利用當事人的心理弱點。若情緒特别惡劣,不知道如何緩解,需及時尋找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從而放下受騙的傷痛,重新樹立積極心态。
二、不要心存僥幸,給詐騙分子更多的發揮空間。有些同學被騙,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被騙了,趕緊收手,遠離詐騙”。即使已經感覺到被騙,還是心存僥幸,不斷的給自己某種心理暗示,“可能按他的操作,再弄幾次,就OK了”。結果,陷入多次被騙的境地,遭受更大的損失。
三、總結被騙教訓,認證詐騙的本質。被詐騙已經是既定事實,最主要的應該是學會從中吸取教訓,好好分析總結被詐騙的症結所在,以不被其他詐騙分子再次利用。
四、積極的配合學校、公安機關開展善後工作,不能因為愛面子而無動于衷。在發現被騙後,應該及時向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尋求幫助,并将被騙信息保存完整,不要任何改動,交給警察,然後等待警察叔叔處理。
特别提醒,遇到詐騙,請第一時間撥打校園24小時值班電話(增城校區020-82668911,四會校區0758-3178991),或兩校區屬地派出所電話(增城校區020-82742848,四會校區0758-3618236),直接撥打以上電話處理更高效。重要的事情再強調三遍:直接撥打以上電話處理更高效!直接撥打以上電話處理更高效!直接撥打以上電話處理更高效!
五、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切勿卸載。國家反詐中心是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合成作戰平台,集資源整合、情報研判、偵查指揮為一體,在打擊、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它的“反詐預警、身份驗真、App自查、風險查詢”等核心功能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民衆被騙的可能性(當然要注意通過正規渠道下載,避免因為下載山寨APP而上當受騙)。
從近期了解得情況看,雖然前段時間全院同學都根據要求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但近期發現有一些同學已将其卸載。希望同學們相信政府,切勿卸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築牢反詐防騙最後一道防火牆。另外,接到96110打給你的電話千萬不要拒接,這是全國反詐熱線,可能因為你正遭受詐騙,國家反詐中心給你的提示電話。
最後,請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學校後勤保衛辦以及學院推出的各類反詐推文喔,如這些對大家有用,請在右下角為小編點“贊”、點“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