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講座回顧|夏吉宣: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國際傳播
本網訊:2022年3月22日下午14時,現任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原副台長夏吉宣先生應邀為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師生開展題為“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國際傳播”的線上講座。本次線上講座由網絡與新媒體系龔險峰博士主持,傳播與傳媒學院倪列懷副院長緻辭。傳播與傳媒學院新聞系鐘劍茜副教授、新聞系執行主任占自華老師等教師代表參與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夏吉宣先生就此次講座的背景展開了詳細闡述。他指出,随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擴大和全球化進程的深入,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密切,和國際輿論的關聯度日益增強,中國在國際傳播方面面臨着威脅與挑戰。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在新形勢的要求下,中國媒體要在全球化語境下形成與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相适應的國際傳播能力,國際傳播工作者需肩負曆史重任,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圖為夏吉宣先生講述國際傳播工作者所肩負的曆史重任)
對于全球化與國際傳播及中國國際廣播這兩個議題,夏吉宣先生就全球化、國際傳播、全球化進程對國際傳播的影響、全球化時代國際傳播特征、中國國際廣播概況等内容進行了深度解析。他認為中國在全球傳播的任務是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文化交流交融,用文化傳播的方式蘊涵價值觀和政治信息,促使獲得受衆對于中國理論、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理解與認可。
随後針對中國國際傳播面臨的問題及相關問題的讨論兩個方面,夏吉宣先生強調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與新興大國的地位和作用仍有很大差距,急需傳播理論和實踐原則與時俱進,從而強化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對于全球化時代國際新聞,夏先生也有獨到的見解:媒體的新聞報道,應按社會現狀比例報道真實的現實,而不是塑造一個媒體現實。先生的見解注重在全球化語境下對新聞真實性進行還原,使新聞事件更加客觀地呈現在受衆面前。
(圖為夏吉宣先生提出的關于全球化時代國際新聞的定義)
關于如何成為合格的國際傳播工作者的問題,夏吉宣先生提出許多深知灼見。一名合格的國際傳播工作者需經曆主觀、客觀、專業三大挑戰,同學們要促使自身能力提升,還應具備緊迫使命感、掌握跨文化知識等基本素質以及落實相應的專業要求。除此之外,積極貫徹領導提出的發現力、辨别力、判斷力、表達力要求(簡稱“四力”要求),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國際媒體逐步進入引導國際輿論的新階段,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國際傳播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在引領國際輿論潮流的階段,中國國際傳播也不會是一花獨放,而是萬花叢中最為豔麗的一枝。
即使是線上講座也沒有阻止老師們與同學們的熱情,夏吉宣先生就老師、同學提出的關于我國傳播地位、對外宣傳、時政新聞刊發角度等問題耐心地進行解答。在講座結尾時,夏吉宣先生向同學們贈與了金玉良言:“品德是做人之道、才智是做事之本、責任是成事之綱、時運是成業之機”。未來屬于青年一代,希望同學們能重視實踐,提升自身,促進“德智責運”全面發展。這一場信息盛宴通過充分的互動與交流使每一位參加講座的聽衆受益良多,也讓同學們對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國際傳播也有了新的見解。大道寬廣,願中國未來更好。
(圖為老師、同學們對夏吉宣先生表示感謝)
學生記者:邵靖妍
指導老師:辛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