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記憶的紋理:媒介、創新與南京大屠殺——記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星空”讀書會
日期: 2021年11月28日    

本網訊:“如果集體記憶活過來了,會說什麼話?我的回答是,你對我的百般注解和識讀,并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餘的你”——莊學勳老師。

2021年11月26日晚18時30分,新一期“星空”讀書會在啟智樓405如期舉行。在王潔老師的組織下,本期讀書會參與師生共計34人,由莊學勳老師領讀,出席嘉賓為新聞學系主任占自華老師。

本次讀書會共讀書籍為國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殺集體記憶的著作,由李紅濤、黃順銘編寫的《記憶的紋理:媒介、創傷與南京大屠殺》。這本書以曆史為經,以不同的媒介場景為緯,通過文化創傷理論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殺創傷叙事在主流媒體上的建構過程,在紀念館和線上公祭活動中的擴散與再生産,以及在賽博空間中所面臨的叙事挑戰。揭示了創傷叙事的再生産、媒介紀念空間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和記憶地方裡的記憶實踐。

“星空”讀書會現場)

(莊學勳老師講話)

“如果集體記憶活過來了,他對你會說什麼話?”根據這個問題,大家展開了讨論。莊學勳老師借用三毛的一句話來回應:“你對我的百般注解和識讀,并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餘的你。”在讨論途中,莊學勳老師還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家書以及老物件,引導大家從物品的比較中去分析時代的集體記憶,書信承載了無法盡孝的回憶,老挂鐘串起了一個家庭的集體記憶,“僑批”承接了海外與大陸的交流,其中或許有快樂也有辛酸遺憾。普通人的故事包括南京大屠殺中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它們雖然動人,但大多都不被人所知。作為媒體從業者的我們,其實可以把這些東西報道清楚,讓過去可以被理解。

在讨論中,有同學指出其實書的最後仍把現實問題抛給了我們本身,“社會共同問題并沒有共同的大腦,集體記憶隻是個隐喻”。構建共同集體記憶也仍是如今的難題,南京大屠殺被稱作仇恨教育,慰安婦被嘲笑、忽視與戲谑,這些無知的言論,思想的分歧讓人瞠目結舌。也有同學指出,由于他們并不是親曆者,無法感同身受,所以會出現這種言論也不難理解。

(占自華老師講話)

占自華老師指出,這些言論受到了後冷戰思維的影響。曆史是勝利者的書寫,作為勝利者的我們無法書寫屬于自己的曆史,南京大屠殺作為我國的主要曆史之一被忽視,這一現象難以被接受。而南京大屠殺的被忽視也有缺少記錄支撐的原因,有許許多多的記憶沒有被主流記住。所以我們應該多進行記錄,讓回憶流傳。不隻是南京大屠殺,我們的家族記憶、個人記憶也應該被記下來。

“星空”讀書會-合照)

“看他人的苦難,起波瀾的是讀者,起波瀾而任憑風浪拍打之後平靜鋪就筆墨的才是記者。”學術研究講求理性與價值中立,這本書研究的是由曆史事件轉變而來的民族創傷,心理沖擊是必然的。但除此之外,深思人性,直面曆史,從其中吸取經驗教訓,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思考,不應隻是南京大屠殺。

學生記者:江炜婷

攝影:王宛婷

排版發布:溫丹平

指導老師:莊學勳 邵澤宇

上一條:校企合作謀發展,産教融合共育人——廣州頭文科技有限公司與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産教融合洽談會暨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 下一條:一次生動的突發新聞現場授課——張蜀梅老師莅臨華商學院做講座分享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