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12月18日晚,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第3期“星空”讀書會于我校圖書館報告廳一樓舉行。本次讀書會由新聞系專任教師陳玉婷老師進行領讀,出席嘉賓有新聞系執行主任占自華老師、專任教師李亞男教授與系主任助理莊學勳老師。在輔導員王潔老師的組織下,本次讀書會共有33位同學主動報名參加。

本期“星空”讀書會師生合照
本期讀書會交流的書籍為歐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領讀人為陳玉婷老師。她提到,戈夫曼在這本書中提出的“戲劇理論”,将社會生活看作是一場“表演”。盡管戈夫曼在印象管理和人際交往領域是理論先驅,但他的理論也還是存在缺陷與不足的,因此希望同學們要有批判性思維,敢于指出不足之處,不要全盤接受。

陳玉婷老師
陳玉婷老師先是通過PPT簡要地介紹了作者戈夫曼的地位,大緻展示了這本書的框架結構,從角色表演入手,探讨常規程序、表演劇班、觀衆、前台與後台之間的轉換等書中詞彙的意義,并在最後提出“人為什麼要表演”“人如何進行表演”以及“演員的自我修養”三個問題留給同學們思考并解答。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分享關于這本書的觀點以及感想。

提出問題的學生
占自華老師提到書中所指的“表演”更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與現代生活中帶有歧義的“表演”内涵是不太一樣的,日常生活中的“戲精”其實是一種過度表演,而且書中的許多觀點與《傳播學教程》一書其實是很相似的,例如框架、群體、米德的“主我”與“客我”理論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對應,因此希望同學們能将這本書中晦澀難懂的語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來進行理解。

占自華老師
有同學向陳玉婷老師提問書中“僞關系”“玩世不恭者”“虔信者”等專業詞彙與句子的意思,她都運用了一些生動以及生活化的例子向同學們做出了解答。她還提到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例如“過家家”等都是角色表演的體現,通過這些表演,我們能更加理解角色所代表的意義。也有同學對于“劇班”“角色定位”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無論我們的人生中需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隻要是在呈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那就足夠了。

李亞男教授
讀書會的最後,李亞男教授提到社會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是多面的角色,我們平時課堂上是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但在讀書會上,我們都是可以平等交流的個體。占自華老師也希望大家要“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樣對人際關系才會有更深的理解,對自己也會有更堅定的自信。
學生記者:葉倩柔
指導老師:莊學勳
攝影攝像:王雯哲胡沛涵
排版發布:溫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