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用心感受語言的魅力—趙安琪老師專訪
日期: 2020年11月26日    

20201124日,廣東财經大學華商學院舉辦了第二屆華英杯青年教師英語口語競賽,12位青年教師,各展風采,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我們采訪到了這次英語口語競賽的參賽選手趙安琪老師,如何更好的理解、學習英文,以及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安琪老師

問:我了解到您有幾年的留學經曆,您這次參加的英語口語比賽有沒有什麼幫助呢,你有沒有為這次的口語比賽做一些準備呢?

如果說準備的是沒有特意的準備,我們廣告系最近有在做畢業設計以及直播帶貨等等沒有很多時間做準備。是自己最後臨時做了一些小準備,當時隻是在腦海中一過,并沒有做過多的

筆頭上的工作。

問:老師在比賽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心理變化呢,比如說一些緊張的情緒?  

緊張肯定是有的,畢竟自己的演講和公衆的演講不太一樣。

因為在公衆的表演當中,除了你的語言本身還有你的肢體語言,還有這種外界的壓力,其實都是不可控的變量。同時排位比較靠後,是第10,所以坐的比較久身體的這個預熱時間太長,導緻身體不是很适應。

上台之後,我也就迅速地适應了,因為通過語言通過語言的表達發揮讓自己的場子熱起來,一方面帶動觀衆熱起來,希望觀衆能夠進入到我的節奏中,另一方面也是對于我自身的預熱,自己可以更快的讓身體預熱起來,适應演講的節奏速度通過我的非語言性調整以及情緒上的調整,讓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自己的節奏中。

問:那麼老師您留學這麼多年,現在華商感覺華商的學生與外國的學生有之間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其實在演講中,我已經提到了,這是我們中國的學生,無論在國内學習,還是在國外學習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願意自己站出來,無論是什麼東西都希望讓别人替代你。我們總是有依賴性,我們紀律性确實很強,這個跟外國學生比這個是我們的優勢,但是我們的劣勢在于自我表達和自己的這種大心髒的能力是不夠的。

我們總是認為說,這個世界有救世主,或者是這個組織有人能夠代表我們去為我們發生,但其實像組織也是一個個人組成如果每一個人都認為是組織裡面可以有人能夠代替自己,那麼究竟誰能夠扛起自己的組織運行呢

我們總是缺少一種自我的領導力,缺少一種自我驅動的能力,所以都是願意所謂的悶聲發大财喜歡的是自我的表達,或者是自我私下的這種娛樂與學習,但是在公共場所,我們缺失了這種大心髒這種為總冠軍戰争觀的決心,這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

問:您覺得在英語口語這方面有沒有一些可以給學生提的建議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建議,就在于英語是我們的第二外語,我們不可能用英語說的特别熟練,而且我們沒有這種語言的環境。我們課本上學的内容,在正常的交友方面比較局限,是書面的語言,而非口味的語言。

為了彌補這方面的差距,我認為學習語言就是字數不夠語法不夠情感來湊,你要提升自己的情感。有研究表明大部分支撐你的表達是你的态度、你的情感你具體說的什麼其實并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你的情感你的情緒才是最主要的東西。演講中,你更要注意的是情緒,而不是内容本身。

同時要留意或觀察身邊的語言元素。我是一個大連人,但是我會說廣東話就是因為我平時會多聽周圍人的講話會多看香港TVB的電視劇,我會多學多唱Beyond的歌曲。英語也是一樣的,我們經常說自己學不好英語是因為沒有語言環境,那麼我想問你學好粵語了嗎那麼問題來了,你連粵語都學不好。但是你就身在粵語,這個環境當中、那你怎麼能說是因為語言的環境影響了自己語言的學習呢?所以自我驅動和自我觀察身邊當中的語言元素。例如為什麼交通銀行是 Communication而不是 traffic 對這些問題都可以進行研究

所以,學習語言,一方面是要學會做好情緒情感的調動,另一方面是需要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去挖掘語言的元素。

 

 

問:老師我有觀察到,您是有在練習吉他的,那你認為興趣與學業工作這些會有沖突嗎?

我認為不會,因為我的專業是傳播與傳媒。而且我也是在研究自媒體,所以我通過自己的愛好吉他,抖音的傳播是我專業的一部分,那麼通過,我的愛好和專業相結合,一方面能使我的愛好不生疏不斷地練習自己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些東西來了解抖音的運行。

因為很多時候你隻是在課本中學習抖音學習,是不夠的,隻是紙上談兵,隻有你自己親身去運營,親身去實踐,才能真正的了解到自媒體的運行的基本邏輯和基本規則。

所以這兩者我認為是不沖突的,同時也鍛煉了,我在錄視頻或者是視頻一下講話的這個技能,因為我們平時講話和在錄視頻一下講話是感覺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當有一個視頻的壓力之下,你能不能扛得住這個壓力,你能不能調整自己讓自己的情緒比較平和,這也是鍛煉自pin己的一個很好的方面,所以我認為彼此之間是非常契合的。

 

學生記者:劉雨霏

排版發布:溫丹平

 

上一條:[轉]我校輔導員參加第六屆全國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高峰論壇 下一條:網絡與新媒體系召開2021屆畢業設計動員會暨導師見面會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