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動态

首頁 >> 首頁 正文 >> 正文



“疫情之下的全球數據新聞實踐”講座回顧
日期: 2020年10月24日    

本網訊:20201023日晚18時,由暨南大學黃雅蘭副教授主講的以疫情之下的全球數據新聞實踐為主題的講座活動,在圖書館一樓報告廳準時開始。

 

 

本次講座嘉賓有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倪列懷副院長、林紹忠副院長,新聞學專業負責人駱莉副教授、新聞系專任教師李亞男教授、新聞系執行主任占自華老師以及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各系老師,本次講座由占自華老師主持。

主講人黃雅蘭為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融合新聞理論與實務、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傳播思想史等。

 

 

本次講座内容大緻可分為四個闆塊:數據新聞簡史、數據新聞的形态與特征、疫情中的數據新聞、未來數據新聞的形态展望。

首先在新聞簡史方面,黃雅蘭老師提到英國《衛報》、《紐約時報》是最早開展數據新聞可視化的兩家媒體,兩家媒體以建立數據博客網站與互動新聞技術部的形式向客戶提供原始的數據信息,并通過分析數據去揭露某些新聞事實。而現在國内主要的數據新聞生産機構主要有财新網與澎湃新聞兩家媒體,還介紹了全球數據新聞獎與列舉了許多數據新聞報道的網站供感興趣的同學去查詢與了解。而後在數據新聞的概念與特征闆塊方面,黃雅蘭老師對數據新聞的生産流程、廣義數據新聞的特征都作了簡明扼要的闡述。

本次講座重點主要在于疫情之下的新聞報道闆塊,黃雅蘭老師提到最早制作的疫情地圖是用于探究倫敦霍亂的成因,而今年作為報道題材疫情地圖也引起了受衆廣泛的關注,它的優點在于交互地圖或折線圖的方式可以使病例的地理分布一目了然。但有些疫情地圖也還存在區間設置不合理、形式過于誇張的缺點,而且地理單元與呈現形式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疫情地圖産生的效果。

以紀念新冠逝者為題材的交互式新聞可以突出每個因疫情而逝世的個體,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财新網以花的意象和《紐約時報》以神似墓碑的意象的作品案例,它們的共通點在于以交互的方式突出強調個體逝者的年齡、職業等身份特征,突出強調每個個體,而與之形成比較的是《澎湃新聞·美數課》為悼念疫情死亡人數超百萬而刊發的作品《百萬逝者:新冠何以成為全球悲劇》,其中突出強調了整體性和趨勢變化。

在介紹以疫情相關知識科普為素材的數據新聞報道時,老師通過自媒體平台的視頻舉例說明數據新聞可以通過動畫等方式對疾病、防治措施等進行解釋,能對公衆進行更有力的勸服。以患者畫像為題材的可以呈現患者的身份構成,從而揭示社會深層的不平等,以媒體畫像為素材,可以對媒體報道進行梳理,從而展示媒體報道的傾向、側重點。而談到中西方的異同點時,,黃雅蘭老師認為中西方在數據新聞終端上的選擇、可視化偏好和數據使用的規範度上都有明顯的差異,但在重視數據庫建設、數據挖掘程度上有共通點,并詳細解釋了異同點産生的原因。在講座的最後,黃雅蘭老師認為數據新聞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态也會更加多樣、交互性更強。

 

 

在最後的互動環節,同學們表現得也十分踴躍,通過思考後提出許多問題向黃老師請教以期能更加了解數據新聞這一領域。即便時在講座結束之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也并未消退,數位同學主動與老師聯系,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希望能獲取本次講座的課件在之後繼續學習本次講座内容。
占自華老師在點評此次講座時表示,非常感謝黃雅蘭老師的到來,給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知識上的饕餮盛宴。她坦言道,她在學術上的許多靈感都是來自于黃老師。因為她在暨大訪學時,常常跑去聽她的課。看到老師跟同學們聽完講座所流露出的興奮表情,她感受到數據新聞在未來的發展必是大有可為!同時,她也希望全體師生要培養起數據新聞的意識,掌握制作數據新聞的技術,讓自己在新媒體時代具備強大的數據新聞能力!

 

 

學生記者:葉倩柔

指導老師:莊學勳

 

 

上一條:喜訊:傳播與傳媒院新聞學專業被推薦參評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下一條:太阳師生參觀“增博”,短視頻大賽再掀高潮

關閉

粵ICP備17051289号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19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數字傳播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一号 郵政編碼:511300 聯系電話:020-83841874